
今天下午我去參加郭總的新書「瞄準月亮,至少射中老鷹」
發表會,我記錄了一些重點,我有一些感想~
1.回顧人生每一個真的重要的選擇,通常在當下,我們並不是很確實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.又會有什麼樣的結果.
比如工作,如果你不是太累,但每當想到了工作就討厭,沒有了熱情,早上賴床的時間一直加長,
彷彿早到公司有點虧到了~
或覺得這份工作在損耗你的生命,那也許時候到了,是該想想是不是那裡出了問題了.
事後回顧,所謂真正的選擇,都是當時並沒有把握,等那天你年老了,自己記得的可能不是豐功
偉業,而是那些關鍵點,自己曾做了那些選擇
2.「所有的決定其實沒有所謂真正的成與敗」
因為我們永遠必須面對著資訊不足、能力不足、判斷力不足、時機/運氣等問題.
只要用最大努力,正面態度,就會有收穫,對得起自己.
3.「其實,沒有所謂真正"對"的選擇」因為錢、地位、名利、影響力、感動多少人,
每個人能給的跟要的都不相同,你現在和以後也可能會不一樣.
不必一直問自己「對不對」,因為「悔不悔」比「對不對」在年老時
重要~
4.人生其實是「申論題」而不是「選擇題」,
不像是心理測驗的A.80分 B.60分 C.20分 D.0分的
選了每個選項後,都要當「申論題」把它做好
因為太難選了,工作得很痛苦,不快樂,又轉換不了心情,
很多人在臉書上”哭”給別人聽,人家也只是按”讚”還是解決不了問題.
正確的方式,還是面對自己.
選擇的結果可能會好,可能不好,真的沒人知道.但不思考/不前進,就在那邊消耗著~
5.沒有人的人生沒有挫折、困難,但一定要正面思考,只要心念轉了,就改觀了~
職場挫折跟老天下雨一樣,我們沒辦法去控制它,今天天冷,也許明天也冷,但應該不會每天都冷…
我們中國人太重視順境,因為有科舉制度,好像只要考得好一切就會理所當然的好,
但那有這種事?一切不如意十之八九,失敗才是常態呀~
還記得打擊王在美國大聯盟,打擊率也才3成7嗎?
6.低潮時,可以抽空去醫院看看領藥的人,不管你是身份高/低/貴/賤/貧/富,都一樣.
生命的常態就是「生老病死」,世界很寬廣,何必盯著絆倒你的洞看呢?
7.「害怕別人怎麼看你?」
其實創業成功的經驗是不太可能被複製的,該想的是,我們否有足夠實力?自己是否
有更大的可能?真正在乎你的人,只有幾個人,一般是10個人以內吧~
8.錄影播出/現場的人生
-當我們在準備聯考時,為了考試,希望只犧牲幾年時間唸書,有更好的學校,
這不是當下馬上有用的努力,是為未來努力,當成是的人生.
當時努力的人生方向是你的一切,但很殘忍的並不一定能成真.
唸將來沒用處的東西,跟沒事要去攏絡一些爛人一樣?自己到底在做什麼?
-我們都不知道自己命有多長,該做什麼,為自己活,該做/想做就做,
這並不是要你即時行樂,而是該做什麼就做,因為後面還有多少壽命,不知道~努力的同時,
也務必要...給自己一部分輕鬆/學習/成長/放鬆的時間吧~在任何時候~
9.人生要設定目標,但是~
當然也有可能我們的目標是永遠達不到,有人設定一億,可能幾千萬就沒命,怎麼辦?
壓力/忙碌讓身體病變例子並不少見喔~
但隨著年歲的增長,有持續學習,有進步,有成長,就可以了!至於成敗,隨天~
10.逆轉勝-人生不要求都有全壘打,全壘打是機率問題.打出這支全壘打就贏了,
我必需說:逆轉勝很好看,但很危險.
因為包含四壞保送、盜壘、一到三壘的安打、觸身球保送、甚至暴投、犧牲打等都是得分的方法,
何必一定要做孤注一擲?誰說人生40不能做什麼?郭總就再練了2年的跆拳道,再升黑帶3級.
人生有無限可能~我們,在寫你自己獨一無二的歷史.沒那麼偉大啦~但我們都在寫各自的"自傳"(Biography)
只是有沒有出版而已~
用這樣觀點,每天一樣坐辦公室的自傳,有點無聊~所以我~不要~,Right ?
11.「你是否太在乎人的看法?」-當你有重大決定時,如果疼愛你的親人,不希望你做的,
一定要慎重考慮,別人想法可以不管,他們的,最好多考慮一下.當然,
所有非主流的路會比較難走,
除非你覺得自己有世界級(你有王建民/曾雅妮的實力),再走比較好~
當然,人生~自己定義完,自己負責任囉~
郭總的新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