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這部片子很好看!但是它好深奧呀!

可以從很多不同的面相來看待~

具體的劇情我就不再贅述

自己和朋友討論過,也看了許多網路上的影評及心得分享,

也看過了李安導演和陳文茜、小野等人的評論影片

它敘述的是PI的旅程,但也是我們人生的旅程

我想到李安導演的話『人生,時而勇氣十足,時而絕望無比』真的!

我把我看到的部分,記錄下來~

【無常】

信奉佛教的我,一路看到的都是【無常】的影子(正因我信呀!?)

環境迫使我們做出改變,得面對大海上的一切,

人世間所有的名利、富貴、身家、情感都無常,

飄流在海上的時候看,連身體(肉身)都是無常

要學習把無常當正常才是呀!我知道很難

【相信才可能有力量】

是為相信的人而存在的?

不但如PI的父親所說的,『你同時相信三種神明,等於沒有信仰』

但更絕望的是,你有信仰也沒有用, 我並不相信這是誰給PI的試煉~

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!

我不同意某位名家所說的,神明只是要你相信,只是屈服而已,我相信這個差異是來自信仰的不同,

如同『原罪』不多加討論了.

回到『普羅米修斯』的論點,神它根本不在乎人類!

老話,你魚缸裡的魚少了幾條,你在乎嗎?有感嗎?(當然不是指很貴的魚…)

而是大數法則,人命如草芥

無奈的,我們只能選擇相信,因為不相信完全沒有力量,雖然相信也未必有

相信,自己可能有力量跑出來

生命很多時候,剩的就是這點無奈!

【老虎代表

鯰魚效應?>

一切和老虎抗爭的過程,代表了他求生的勇氣,

類似我們大家都是在壓力中,工作中壓縮成長的.

人心都是追求安逸的,一切都是被逼的,吃素的PI,得和老虎爭搶魚來吃

當我們有能力時,我們追逐夢想,而當我們有生存危機時,我們和環境妥協!

自我惡的根源~ 獸性 ?本能 ? 理性 ? Vs. 信仰~ 神性? 善良 ?>

如果第二個故事是真的,老虎是他自己, 狐獴是如某些人說的人死掉長出來的蛆

像女性的島嶼,可以解釋成母親屍體的夢境,雖然我個人很難接受~

但為了活下去,什麼事情不可能發生?

而生存真的那麼重要嗎?有些傷痕(如人吃人)一輩子無法平復,一死又算得了什麼?

而套用第一個故事,老虎還是他自己救起來的!當他回到文明世界,

獸性不再需要了,當然也就隨之遠去...

人應該也是『人生,時而善良,時而邪惡!!

對另外一種生物/或其他人的期待>

我們怎麼可能期待和老虎在船上共生?

同理,我們對待其他人,也常常有這種情形,常常現實和我們預期中不同,就很生氣.

但你怎麼能渴望另外一種生物如你的預期?而在不同環境下成長.

而我們又怎能期待其他人也了解你?

他和老虎共生、因對抗而成長、一同經歷了277天、全部都是自己在想

然後自己失望和難過而致絕望

這種結果也是幫助我們在團體中成長存活

PI /π 是無理數】

因為π 是無理數,引申出來,其實人生本來就不一定有所謂的真理,

而且這個道理人人不同

每個人的經歷都不一而論,沒有一個標準其實沒有所謂對錯,生物各有其本能

自保之餘助人,才是生命偉大之處.

PI的抗爭】

其實他是一個很自負的孩子,能把π背完,能同時信仰三個真神,

他認為自己是如此的與眾不同.神應該是眷顧他的.

但是現實和命運是殘酷的,是不可測的,我真的不認為有個真神在考驗他

我們在困境中,需要搏鬥,我們在正常環境下,可以有同情心.一切都是只為了活下去.

PI 自己心態和行為的轉換,也是吃素/善心/殺魚餵虎/淚殺鬃犬

人生就是一場放下的學習過程】

我相信90%的人會留在狐獴島吧?何苦再回到大海?

再也受不了飄流的日子了!

剛好最近我在學習禪宗的觀念,修行是對世間事了無牽掛,

我很能接受人生是一個完整的放下的過程

隨著年華老去,你發現我們能掌握的東西其實遠不如我們自己想像的多.

慢慢的,你接受了這個過程,放下了一切的不甘心,而後你放得下獸性...

【結論】

特意去買了小說來看,一般而言,小說會比電影看到更多東西...

講了半天,我們都應該知道,一場船難跟海上飄流,有那麼美好嗎?

所以大家"選擇"相信第一個...而我們心知肚明,那那麼剛好?

李安導演拍了部好電影...  

也許純正/虔誠的教徒,正因為單純相信神的力量,所以他一開始就不會有獸性,

也就沒有所謂的"放下與不放下" (有無的觀念,沒有存在的事物,又何來放下?如何放下?)

這應該就是信仰的力量,信就有...不信就沒有...

 

轉貼有趣讀網友圖解版~(他網頁有做放大"+"符號可以使用)

 

 http://ww4.sinaimg.cn/bmiddle/71b2cbb3tw1dzgbok9ikqj.jpg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忙忙鼠 的頭像
忙忙鼠

忙忙鼠的部落格

忙忙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