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下午,我和妻依約把賽德克巴萊()彩虹橋看完,我的結論雖不如()

強烈,但因為已經知道結局了,總是帶點失望嘛!…當然,也有一些感想:

 

1.對原住民而言,//大地是孕育生長的搖籃,獵場是祖靈應允流著

  與蜜的淨土,活著/獵殺動物,是祖靈的恩賜一旦他們消失了/

  奪走了,就不再有其他奢求.所以當平地人的,也許永遠不會了解原

  住民朋友為什麼要的這麼少?這麼容易滿足?生命的態度以及對一些

  事情如此執著?他們生活簡單,平靜而快樂,誰說物慾橫流你就比較

  快樂?誰說文明真的對人是好的?我想到「與狼共舞」耶!

 

 

2.片尾陸軍少將鎌田彌彥的一席話「失落百年的武士道精神,我竟在

  台灣高山找回來」是在1930年左右說的;而日本方面是從關原之役

  (西元1600),開始,而在德川幕府(西元1603~1868)為了統治方便

 /安定社會,推行所謂的「武士道」所謂的「忠」是忠於「天皇」,

  但「大政奉還」後,也就是武士道精神實際的廢除,它完全不再

  被統治者所需要了,明治政府跟所有的政府一樣,美其名為人民

  謀福利,實則交相為賊…回到這兩者的共同點,莫那魯道他們忠於什

  ?我的答案:「自己」「自由」「祖靈」, 司令官鎌田眼中看似

  相近的精神,實則不同.目標不同!相同的是他們都有目標.有目標

  一向看起來就比較偉大,實際上也是如此!有目標力量比較大.

 

 

3.這場電影,一開始我「有感覺」的地方,是從拿槍去打飛機開始,

著文明的武器一一上演,我無意討論「文明與野蠻」和「因為文明

說不通,所以我們用野蠻的方式」因為在我看,這整個事件上就不

是文明能解釋的.反倒有種看「越戰電影」的感覺,日軍使用陣地

戰法,賽德克族使用獵殺,跟美軍後來無所不用其極的使用燃燒彈

和被迫打叢林戰/壕溝戰相似.若在再上「不戰而屈人之兵」,

本人輸的蠻徹底的!所以才有所謂史詩,不能教化野蠻的文明,

不算文明,謙和一點說,就是力道不夠!史實上不是後來日本人不也

改變了統治的方式 ?

 

4.至於所謂的「英雄」、「試鍊」、「祖靈」、「彩虹橋」,還記得

  「阿甘」嗎?我們常說那些人是笨蛋,但成功的人都是那些傻瓜?

  到底是誰傻?堅持而被嘲笑,有機會走向目標;渾渾噩噩終究浪費

  時間

 

 5.再談一下拍攝方式,我有問妻,有看過在溪流中大規模打鬥的電影嗎?

印象中並沒有!雨景拍的不錯,跟我印象中的霧都倫敦有點像?

在懸崖間上下穿梭,斜坡中槍戰打鬥,我懷疑到底有多少演員受

傷呀?真的有必要那麼拼嗎?櫻花灑落的畫面,永遠那麼美!激戰

的感覺不錯呀!真的拍得很認真的電影.請看第一張劇照林慶台的

動作跟眼神.我覺得這部好片表現出魏導和製作團隊的努力和堅持.

真的,去看啦~

 

 

6.還有一個應該大家都注意到的小插曲,莫那魯道跟他那隻台灣土狗,

  開始用荷葉包的肉餵牠,然後拿出番刀趕牠走戰到後期已經沒幾

  個族人時,他坐在山岩上看星星(沒光害應該拍起來很累喔?)當小黑

  狗走近,莫那驚覺而想攻擊牠,但人家小黑狗只是叼了頂日本警帽過來.

  退縮著離開了,特別能體會小黑狗的情誼而會心一笑~

  (你...那麼凶幹麻啦?魏導把台灣本土的忠誠及信義拍出來,所以一

  般而言,台灣人很可愛~~)

 

 

 7.還是那句話:大家可有發現我們台灣是這麼美嗎?

   美麗之島,福爾摩沙,有空到山上走走,以及去看林口霧社街道吧!

8. 寫完這段剛好看到本片榮獲金馬獎提名共有13項入圍,我相信

  「群眾的壓力服力」,成績應該會不錯才是,加油!我前一陣子看

   完(上)時,所記錄下來.所喜歡的導演/演員/劇情/攝影/美術/造型

   /動作/音樂都有入圍,自己似乎也完全不必再跟某些網友爭論它好

   不好了另外目前票房,NT3.7e好像仍不夠太耶!(用電影界算法…)

剛好找到這張劇照,你看林慶台希望的眼神~很棒喔!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忙忙鼠 的頭像
忙忙鼠

忙忙鼠的部落格

忙忙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