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我知道這位劇作家的時間很晚,是在上個月看「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」才知道,

但我還是習慣小仲馬、普契尼他們,昨晚的演出,對我來講,非常痛苦!這部劇的另外一個名稱叫「無病呻吟」,

講一個自以為有病的大人物,迷信醫生的醫術,他有滿手財富,和第二任妻子、兩個女兒、自己的弟弟、

女僕以及身邊幾位醫生的故事.穿插佐以女兒出嫁給醫生笨兒子、假死以驗證「誰真的愛我?,

最後在荒謬的相信他自己穿上醫生袍就可以行醫的儀式中結束全劇.

十七世紀,1673年晚上217,莫里哀於演完此劇後過世,生平創作33齣歌劇.此劇被評為其生涯最高作品.

1680,太陽王路易十四,下令成立「法蘭西戲劇院」,至今有常備3000齣劇目,轄下三間大小劇院,

每年演出800場歌劇.超過35萬人次.今年法蘭西戲劇院來台灣演出3.面對我的哈欠連連,面對大作,

我真的不知該如何評斷~好啦~我沒程度好吧?

分幾個部份來說-

演員演出生動/傳神,無可挑惕

劇本笑點真的太低了,我和隔壁的男士全場幾乎沒笑幾次.我們不停的更換坐姿,我唯一笑出聲的片段,

是醫生的傻兒子向他岳父說的話:「我的父親生下了我,而你選擇了我;我的父親生下我是基於他自己肉體的歡愉,

而您選擇了我, 是基於精神的層次,精神是遠大於肉體的,所以您對我的恩德遠大於我的父親」,

其他部分我恨不得自己陷入長睡中.下次看大片,早預約,多省1,槓龜也比較省,~

但我身邊的女士們個個笑得樂不可支,上氣不接下氣的,約莫韓劇或台灣劇的笑點等級.一向不太喜歡冷笑話的我,

如是想.但也沒有對錯,看起來,旁人還是喜滋滋的離開呀!

錯就錯在,我實在太習慣相聲的笑話了,你要懂典故,懂前因後果,懂時機,懂人物關係,懂「會心一擊」,抖包袱囉~

才好笑!所以~you know !

我罕見的,謝幕拍手不到一百下,這是對演出者的禮貌,無論你如何評論.好歹,他們總是千里迢迢來亞洲巡迴演出,

這又是人家定目劇等級~也可能那時候宮庭劇流行冷笑話吧!

查了一下,十七世紀,講到歐洲,我醉心於「大航海時代」,硬嗎?醇酒、美人、掠奪、海盜、寶藏、海軍提督、冒險

各有所愛吧~巴洛克風興起.日本,家康統一,進入江戶時代.中國,如之前講兩王-太陽王和康熙遙遙相對.


從歷史源流來看,編劇時,醫學還在跟神學爭鬥吧?雖然我喜歡歷史,但那個時代是否有夠文明的科學,

我實在不了解~

富豪之家,所有的人,都為你的錢而來,這不是再簡單明白不過的事嗎?可是,就有人不懂,我也沒辦法,

史記_貨殖列傳-「天下熙熙,皆為利而來;天下攘攘,皆為利而往。」多清楚明白?

歷來的明白人少呀~現在應該還不少吧?

引發另外一個點,主角也認為自己有權力支配女兒生命,這是傳統觀念了~我已討論多次,生下,教養完,

放下~~不然哩~端著嗎?

至於少女一見鍾情的對象,是否就是此生的鍾愛?再次打擊我對年輕人擇偶的信心.~趁孩子翅膀沒硬前,

務必要教好擇偶條件,但不是你替他/她選喔~不然,你也不知道對錯~這種是結果論的事.

什麼「女人一定要結婚,不然生命有缺憾的觀念」大約是17世紀的觀念吧?走復古風嗎?

我還是適合義式歌劇,喜劇目前還是我們表坊的比較習慣.其他國內外的,目前我都消化不良.

結尾的穿上白袍行醫,我倒是每天看到很多人盲目相信別人的判斷,美其名尊重專業,實則毫無判斷力.

好像這世界有「包生」這件事似的.

雖然我沒能向大師致敬,可能我程度太淺,可能我無緣吧~寫上個60,收到我的戲票本裡,存檔...入睡.

有趣的是,同一個晚上,可能有位女士,於台北自宅,滿心的寫上90,放到戲票本內,安心的睡去~

人嘛~本不相同.習慣了,就好了!戲嘛!人生嘛!總是不可能所有人都滿意的~

 

小說讀本的相關資料

儘管莫里哀在演出前,即有要對他鍾愛的戲劇及生命告別的預感,51歲時,他的健康狀況已經不佳,

依然竭力帶給世人«奇想病人»這齣傑出的喜劇作品。
頭戴著阿爾公的軟帽,莫里哀飾演健康富有卻被焦慮所奴役、懷疑自己生病的奇想病人。

這位自私且專制的布爾喬亞為了獲得良好免費的醫療,逼迫女兒安潔莉克放棄所愛,嫁給傻楞子醫生迪亞法留,

而虛偽的妻子貝琳想盡辦法謀奪財產,女僕與主人翁的弟弟聯手企圖扭轉情勢
此劇是莫里哀最諷刺的作品,近乎瘋狂。他將真實事件與虛構故事結合,在劇中加入音樂與芭蕾舞蹈,

讓觀眾因劇情而大笑、隨樂舞而陶醉。1673217日,莫里哀在第四次演出退場時,不幸過世,

為了這部嘔心瀝血的成熟大戲奉獻了生命。

可以在這邊參考

http://www.eslite.com/product.aspx?pgid=1001260142091136

 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忙忙鼠 的頭像
忙忙鼠

忙忙鼠的部落格

忙忙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