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圖與文/杜荷
輕輕闔上《高僧傳》,那聖賢行誼低吟迴盪。窗外山風盈盈吹綠竹,蟲蛙唧唧譜夜曲,大地寧靜而清冷,人間也無風雨也無晴。
孤燈一盞,舊紙一封,思緒想起了你,少小出家,威儀具足,堂堂猶如法王子,純淨比可淨蓮華。習慣了讚美與掌聲,不忘初心與道的堅持,更是一堂功課。
《高僧傳》裡,惠心禪師道古清風,當他還只是十五歲的沙彌時,因識量恢宏,出類拔萃,常受皇帝召見,得到不少賞賜。孝思深切的他,便將珍寶寄回故鄉給母親。
數月後,母親託人回涵,信中沒有驕傲,沒有讚賞,反而有著更多的期許:「皇帝的賞賜,豐厚珍奇。但兒呀!當初送你出家學道,是希望你做個有修有證的行者,並非要你在名利場上競逐。你若好這世間虛榮,實與我心相違,當你見著這封信時,請記得卻做『人天師範』必得『真實參學』。
惠心沙彌手持書信,淚如雨下,期許自己,要做個真正弘法度眾的出家人,依循《華嚴經》:「但願眾生得離苦,不為自己求安樂。」的弘願,不再汲汲於名利。
之後,惠心沙彌也託人轉告母親,明年將向師父請假,返鄉探望。不久,母親又來信:「在你出家入道的那一天起,早已將你獻給眾生,不再只是母親一人的。兒子!明年返鄉之舉,打消吧!」
經過母親兩次的書信往返,惠心沙彌精勤學道,終於成為一位氣宇絕倫,十方敬仰的大禪師。
母親的信,看似無情卻寓意深遠,那份無私的愛,令人千古動容。
稚情如你,學道才是開始,願惠心沙彌母親的信,也寫進我們心裡,成為對道的期許。全站熱搜